据报道,7月24日从齐齐哈尔市搜救现场指挥部了解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34中学体育馆屋顶坍塌事故发生时,馆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
经现场救援人员全力搜救,截至24日5时30分,已搜寻到14人,其中4人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6人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4人无生命危险。24日10时许,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已搜救到,已无生命体征。此次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事故调查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
经现场初步调查,与体育馆毗邻的教学综合楼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违规将珍珠岩堆置体育馆屋顶。受降雨影响,珍珠岩浸水增重,导致屋顶荷载增大引发坍塌。深入调查仍在进行中。
目前,教学综合楼施工单位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讽刺的是,在这起坍塌事故发生四个月前,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曾经开展校舍安全检查,检查事项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校园安防建设、道路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7个重点区域。
公开资料显示,施工现场物料堆放本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比如,既要保障场地的稳固可靠,又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这不过是建筑施工行业的基本常识。而据媒体报道,知情人提供的于去年冬天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三名工人将成袋的袋装材料铺满了半个楼顶,但直到事发前这堆袋装材料一直没有被搬走。
将大量质量不轻的珍珠岩堆放在承载力可疑的体育馆屋顶,毫无疑问是违规操作。而长期放任不管,任由珍珠岩浸水增重,最终成了“不可承受之重”,更是凸显出施工中的随意和颟顸。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此前进行的安全检查没发现体育馆屋顶外堆放大量珍珠岩这一安全隐患吗?是检查组来到学校走马观花草草了事,还是说检查组发现了隐患,却因种种原因没有上报?
不论真实情况如何,这场安全检查颇为讽刺。
这样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并非孤案。
安全检查本应该是主管部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坚实的屏障和监督保护,但如今,某些地方、领域形式主义之安全检查如病毒传播扩散,让生命之墙形同虚设。
这些悲剧的一再发生,夺走了无辜生命,大大削弱了安全检查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公信力,让舆论不断发出质疑——
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到底还有多少?走马观花式的应付公事,怎么就屡禁不止?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到底有没有彻底排查、解决的途径了?
当我们看到齐齐哈尔遇难学生的家长痛斥有关部门不作为,想到在化工园爆炸中遇难的工人家属恸哭伤心,想起那顿烧烤让家属与受害人天人永隔的场面,怎能不伤心、不质疑、不愤怒?
这些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无异于杀人的帮凶,夺命的匕首!
齐齐哈尔学校体育馆坍塌事故后,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长表示将彻查校园、体育场馆等场所安全隐患。
人们盼望的,是真实、用心、严格的安全检查,不要每次总是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开始认真起来;不要每次都等到无辜群众遇难之后,检查者才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更不要等舆论怒火滔天时,再把安全检查当成平息愤怒的工具。
某种意义上,这种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已经在为下一个悲剧埋下引线。
我们呼吁让真正的安全检查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为老百姓排除隐患,真真正正地让人放心、安心。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提案,作为一名土木行业的从业人员,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联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联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和出台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我的共鸣,在业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结构安全检测鉴定行业作为土木行业的一份子,直接和安全打交道的事情也普遍存在低价中标、恶性竞争,甚至应付了事的现状,结构安全检测鉴定收费现状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
一是检测鉴定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实施,对要求的检测数量越来越多,检测鉴定深度越来越深;二是检测鉴定目的不同,检测鉴定类型繁多,对检测鉴定的要求也不同,如有的需要分析事故的原因,有的需要为后续的加固改造设计提供详细的依据,有的需要进行寿命预测等等;以上检测鉴定内容的增加在检测鉴定收费方面并没有得到体现,存在不对称的问题。
(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刻删除。)
————END————
@2009-2020 www.zkjcjd.cn 版权所有:四川至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0028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