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往往无法被人们提前许久估测到,所以每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总是会对事发地造成较大的影响。地震的成因有很多,人们根据其成因将地震划分成了多个不同的类型,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等等。


但当将这种情况放在高层建筑中时,就会发现即使住在一楼,可供人逃跑的时间也少的可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举例的前提是遭遇“强震”。根据研究得到的数据来看,在强震影响下,建筑从开始摇晃到倒塌,最佳的逃生时间只有短短12秒左右。
这意味着,即使咱们住在一楼,若是不能在地震来临时迅速反应过来,然后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出单元门,那么依旧是无法顺利逃生的。并且,仅仅冲出单元楼是不够的,还需要尽快找到空旷的位置,不然可能刚刚跑出单元楼,就被身后倒塌的楼体掩埋了,这样的话自然就不算是逃生成功了。
可供逃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所以低楼层其实占不到什么便宜,那这样来看,是不是再讨论建筑中间和顶楼的位置就没有意义了呢?当然不是,相较于底层和中层,遇见强震后,顶楼的安全性可能还要大一点,因为按照建筑坍塌的情况来看,到时候住的越高,越容易更早得到救援。毕竟在建筑倒塌之后,越是靠下的楼层就越被埋的深,而顶楼可能瞬间就从高层变为地上一层。
正因如此,当人们赶到地震现场进行救援的时候,住在顶楼的人更容易获救。至于住在中间位置的人,具体要看在什么位置了,比如以30层层高的建筑为例,住在10-25楼的人,获救的几率就要比10层以下的人高。所以,这个“中间”的位置其实很难界定,还是要根据楼的高度以及建筑坍塌的现状来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建筑的质量过关,抗震能力异常的强悍,那么居住在低楼层还是有好处的。起码对于1到3楼的人来说,只要反应及时、手脚麻利,还是有很大几率在建筑倒塌前逃出来的。